/ "帧".
木版画系列
这个系列记录了我冒险途中那些静止的瞬间——每张照片都直印在天然木板上,保留了木纹的温度与呼吸。
每一帧都附带一个名字与一个故事,是我在那一刻曾存在的证据,也是停留在我快门上的印记。
/ 伊斯坦布尔.
当你祈祷时天空会知晓
那是在耶尼清真寺附近。
一群鸟突然从宣礼塔周围扑腾而起,穿梭于光秃的树枝之间,我称它为风中的祈祷。
伊斯坦布尔总是游走在神圣与日常之间。那天我醒得很早,独自走在清晨旧城区的街头。当我靠近清真寺时,晨祷的声音冲进了树枝之间——也就在那一刻无数的鸟振翅而起,仿佛天空也在回应。
拍摄于土耳其,伊斯坦布尔。
/ 冰岛的无人之境.
也许是梦中之境
我当时在一辆漫无目的的车上时忽然看到了它,几乎被粉雪和天空一同吞没。方圆几公里没有人,也没有路通往那里。我停下来站在风里发呆,那一刻感觉像是某个人曾在这里等待过什么——也许现在还在等。
说实话我已经记不清这张照片到底是在哪里拍的了,但这在冰岛漫游中是很常见的事——常常在风雪中丢失了方向感,不过好像也无关紧要。
拍摄于冰岛的无人之境。
/ BROMO.
沉睡在火山灰
我还记得火山沙在靴子下咯吱作响的声音,和缠绕在万物上的薄雾,甚至马的睫毛上也沾满了水汽。
我是在骑马前往bromo火山口的途中看到这个场景的——两匹马、两个男人,以及一种无声的宁静,仿佛承载着世代相传的习惯。我几乎是下意识地按下快门,被那股古老的安详驱动着。
拍摄于bromo火山,印度尼西亚。
/ OSTIA.
房子足够低时就能看见云
我本没打算在Ostia停留,只是想逃离一下罗马的城市感去透口气而已。
那是春天时一个安静午后,灌满冷风的地中海海边大家甚至穿着棉衣。我沿着海边散步,天慢慢变成了银白色。我最爱罗马总是橙黄色的低矮建筑——当天际线足够低时,你就可以看到云。
拍摄于Ostia,意大利。
/ 新加坡.
鸟也停下了
那天我在一节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课上,沿着新加坡的众多城市公园考察。
这些鹦鹉本不该在这里——它们似乎属于这里,却又不是来自任何动物园,有人给它们自由它们却选择留下。我遇到了它们的主人,他说这些鸟总喜欢呆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位置。也许是因为食物。也许是因为某种更柔软的东西,比如归属感。
柔软的羽毛和金属的自行车形成了微妙的平衡,就像新加坡这个城市一样——总是平衡在野性与秩序、意外与设计之间。
拍摄于新加坡。
/ BASTEI.
比已知之路更远的是
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德国和某人同行,某个曾为我打开全新世界的人,文化、语言、生活方式,还有这个令人惊奇的自然景观。我们看着一个陌生人攀上岩石山丘,也许有人在远处为他欢呼和鼓掌,但他并不知道。
他的世界里只有自然和他自己。
探索欲永远是人类最大的财富,我常常因他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而动容,也曾经放弃那些曾经看似重要的东西只为了践行自己的探索人生。
拍摄于Bastei,德国。
/ 杭州.
飘荡在水上
我在杭州郊区的千岛湖边度假,那是一个仍保留着原始江南水乡气息的小镇。渔夫划着船悄无声息地从水面滑过,身体随着水流微微摆动,就像一段飘忽的旧历史。我观察他时他大概没有注意到我,也正因如此我特别喜欢这张照片——它像是某段我上辈子没有参与的记忆。
它提醒我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东西它还在,它没有丢失——只是静静的,生活着,流动着。
拍摄于杭州,中国。